- 2024-10-11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豫皖情书画艺术作品展
- 2024-10-01中国楹联学会中南书画院庆祝建国75周年书画展在郑州开
- 2024-09-02师承·传承——岭南画派陈德鸿山水画精品全国巡回展暨研
- 2024-05-10春日“剪”春:传统剪纸艺术焕发新生机
- 2024-03-09庆祝“三八妇女节”暨郑州市女子书画研究会四十周年书画
- 2024-01-27落实“二个结合”,中国书画文化发展促进会郑州办事处今
- 2023-12-27穿越时空的传承与创新——观看“中原名家”之书法家韩湘
- 2023-12-22韩湘人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“一站式”学院+社区合100
- 2023-11-04“行走河南·读懂中国”出彩郑州——美术写生作品展在郑
- 2023-09-20墨彩交融.乔翠莲新意象绘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
- 关于书法临摹与创作的断想
如何临摹,然后再如何创作,是我们学习书法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。前者是积累,后者是运用。临摹工夫下够了,创作才有成功的可能,临摹工夫不够,创作肯定不会有多大成就。
- 【广丽艺语】——漂洋过海只为“你”
儿子在上小学三年级时,报了个《演讲与口才》的课外班。第一次试听的时候,让家长也参加,我像学生一样坐在了教室里,老师讲得绘声绘色,幽默风趣,我也听得津津有味,其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“家长好好学
- 【广丽艺语】且行且珍惜 —— 我的摩洛哥“书法之旅”
我曾在海外居住过一些日子,因为摩洛哥这样的非洲国家不卖宣纸,练字日课和创作都很受限。临池需要大量的毛边纸,至于创作所用的质量好一些的宣纸,都是自己不远万里带来的,但数量毕竟有限,所以特别珍贵。每次从国
- 继承和创新
我认为从根本上解决的办法是往自己思想里注入新的东西,最好是影响性格的。大气取代小气,高雅取代媚俗。其实就是不停地修炼自己。画如其人。不排除画高人低的,那也是一种说假话吧,哈哈。而我不会说谎,就老老实实
- 【广丽艺语】——书法是一种修为
我七岁开始临帖时,爷爷对我说,书法是“富人”的事,这个富不是钱多,而是一种修为,一种有着高尚精神追求的境界。在以后的日子里,茶余饭后他老人家总会讲些先贤们的话语,如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“施惠勿念,
- 许广丽与书法的缘分
我很喜欢一首叫做《缘分》的歌,舒缓旋律如深情的低语,很多时候只想任由轻扣心底,感慨无尽蔓延。一直以来,我对缘分并没有刻意地去研究,只是觉得彼此的偶遇中原来有那么深的渊源。随着年岁的增长,我也开始相信原
- 邱園途話
如今的鄭與舊時的鄭還是有很多的不同,高樓多了起來,車子多了起來,連霧霾都多了起來,只是如今頻繁的出現,讓人不得不驚醒于它的勤奮。一旦起霾,有網友稱竟乎是仙境,在高樓腰間緲緲,把這城市裝點得如同一副水
- 随安精舍呓语——陈濂波
我初学中国画也是从临摹入手的,这与我学习书法一样先临摹,有了些笔墨基础以后再去写生。否则一开始就学写生,根本就无法下手,手忙脚乱。在北京画院学习期间,上大课王明明先生讲:“你们手头边的古典的中国画集,
- 创作杂谈
- 土火作赋 乾坤为盏“志钧盏”的前世今生
刘志钧说:“志钧盏非常简单,其原型来自于罗汉碗、鸡心碗,只不过稍加改动,使其符合盏的形制。”但在中国陶瓷艺术大家陈衡的眼中“志钧盏”却又不简单:“它们都是宋代经典的造型,是能够代表中国陶瓷造型艺术的
- 丢掉素描影子 走进水墨天地
我们这代人大都进过美院大门,受到的都是相对严格的素描训练。不管是光影素描还是结构素描,都是经过素描和线描的训练才转向水墨画的。所以,免不了会在作品中带有明显的素描影子。从素描向水墨的转换是个艰难的过程
- 著名画家陈钰铭写生随笔
陈钰铭 1958年12月生,河南洛阳人,1976年入伍。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,结业于中国美院中国人物画高研班。曾任总政治部解放军画报社主任编辑。现任总政治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员、一级美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