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承和创新

发表时间:2016/08/01 00:00:00  来源:中国艺术人物网  作者: 张红梅  浏览次数:4540  
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 【大】

继承和创新

  这个命题曾是我长久思索的,虽说从理论上说并不矛盾,但实际应用上常常互相牵制。首先是时间上的制约,中国画传统博大精深,要基本掌握谈何容易,更别说精通。要在短期内做到更不可能。

  即便耗费大量时间基本掌握了,又往往被它陷住不能自拔,失去创新的动力。而我已过中年,时间精力又不允许。这几年学了一些传统的东西,越学越觉得要学的太多了,可还有世界上许多优秀绘画需要去了解呢。时间太少了。可不吸收新鲜的东西怎么创新?现在不是有许多年轻人根本不学传统,只学西方时尚的新理念很快脱颖而出吗。等等类似的问题曾经困扰我。后来经过长期反复思索,向老师请教,看书,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。渐渐形成这样的认识:这个世界百花齐放,没有一个恒定的标准,继承传统开出的传统之花是一种美,学习西方现代艺术开出的时尚之花也是一种美,东西方结合开出的异域风情之花则是另一种美。加上现在追求的个性美,开出的艺术之花何止千万种。而他们共同的一点是都符合人类对艺术美的欣赏。传统和继承是其中的一条路。

  具体走哪条路就要认清自己了。这一点很难,也最重要。有时要很多年的实验摸索。我自认是个传统的中国人,所以还是要从传统学起。传统要求的是规则和保持,而我又是个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人,要完全遵守传统的规则也是不可能的。创新则是自由,是吸收各种营养后创造出来的。这里的关键是怎么又能吸收新营养,又不被拉跑。尤其对我这个特别好奇的人,一不小心就被拉跑了。还要再跑回来。

  另一点也很重要,传统中要有自己的特点。首先找出自己和别人性格中不一样的地方,我是单纯好奇如孩子的人。然后把这个特点融化到画面中。注定我是擅长画单纯有趣不复杂的画。

要改变自己的画风,我认为从根本上解决的办法是往自己思想里注入新的东西,最好是影响性格的。大气取代小气,高雅取代媚俗。其实就是不停地修炼自己。画如其人。不排除画高人低的,那也是一种说假话吧,哈哈。而我不会说谎,就老老实实一边修炼一边画画吧。

  继承和创新本不是一个问题,而它确确实实是我思考了很久的一个问题。现在写下来代表现阶段的我的想法。再过一些年可能会有改变也未可知。

 

2016/5/12


作者介绍

  张红梅,河南省郑州市人,郑州市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委员。1992年河南省财经学院毕业,会计师和经济师。自幼热爱绘画,2008年辞职求学。先到河南省工艺美术学院进行系统的美术专业知识学习。

   2013年,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,到北京求学,考入美术最高学府——中央美术学院苏百钧工笔画高研班。从传统绘画切入,在继承中求发展,绘画水平突飞猛进。

   2014年,进入蒋采苹工笔重彩班学习,接触到许多新的理念和各种重彩技法。

   2015年,为了提高色彩运用能力,进入胡明哲老师的色彩训练班学习。

   2016年进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《传承与创造:敦煌美术创作人才培养》高级研修班。

   作品《白衣女孩》,2010年在河南省第五届妇女书画大展中,荣获优秀奖。2012年,作品《心理咨询师》在第七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中荣获百强奖。

   2014年,创作的《宝贝》入选“多彩中国梦”——2014中国百家金陵画展(中国画)。同年,作品《泡泡》入选“吉祥草原,丹青鹿城”201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。

   2015年,创作的《童画》入选2015“美丽中国”中国重彩画展。


作品欣赏



张红梅作品1王筠尧 纸本 30-60cm




张红梅作品2童画纸本矿物色67-137cm




张红梅作品3来啊绢本90-180cm






文章评论
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 未登录,点击登录

豫ICP备:18001666号  工信部网站

宣扬中华文化 展示艺术魅力

投稿邮箱:1207985816@qq.com 

对于任何抄袭、仿造、镜像我们网站资料的行为将视为侵权 

    版权所有:艺术人物网  yishurenwu.com   All Right Reserved 2015 


 网站 公众号

总编 微信号